今天是:

【信生“心”聲】大學生心理健康小貼士2

發布者:istadmin發布時間:2022-02-11浏覽次數:1169


心理健康的一般标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适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标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适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五種心理異常現象:

1.疲勞感。持續時間較短,不伴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經過休息和娛樂即可消除。

2.焦慮反應。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實原因,如面臨高考,但可随着時過境遷而很快緩解。

3.強迫現象。有些腦力勞動者,特别是辦事認真的人反複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識到沒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個人,反複檢查門是否鎖好了等。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4.恐怖感。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有恐怖感,有時也想往下跳,這種想法如得到糾正不再繼續思考,屬正常現象。

5.偏執和自我牽挂。如走進教室或宿舍時,人們停止談話,就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

如何與他人相處:

1.同學之間坦誠相待互通有無,有利于增進彼此友情,減少不必要的磨擦沖突。

2.如果你和同學交流時遇到意見分歧,或對方有錯誤時,你是措辭生硬,直道其詳,還是近取諸譬,站到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委婉地讓對方接受你的意見,會産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3.培養幽默感也有助于把本來緊張的局面緩和得輕松自如

如何調節情緒:

1.自我意識調節

自我意識使人能夠認識和體驗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可控制情緒的變化。如一個人的政治意識道德意識公民意識以及角色意識等均可對情緒起到調節作用。隻有提高自我意識的支配能力,才能保證較高的自我意識水平,發揮正常的自我意識功能。

2.注意力轉移調節 
 轉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必不可少。當你心緒不佳,可以外出參加一些娛樂活動,換換環境,換個想法,因為新的刺激可以忘卻不良的情緒。

3.合理宣洩調節 
 情緒有的可以升華,有的則不一定要升華,合理宣洩,同樣可以起到心理調節的作用。但要注意情感宣洩的對象地點場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洩,無端遷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後果。
  4.交往心理調節 
 交往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社會性需要,不僅是利益和物質的交流,也是情感與思想的交流。因此當你心情不愉快時,不妨向同學和朋友交談傾訴一番,特别是向異性朋友傾訴,會産生良好的心理

5.情感調節 
 大學生精力旺盛,情感豐富,常常産生一些不良情緒,如果不良情緒所産生的能量難以釋放,就會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要學會情感調節,使不良情感得到轉化,即将不良情緒帶來的能量引向比較符合社會規範的方向,轉化為具有社會價值的積極行動。

确保睡眠的小常識:

1.順從你的天性。晚上你會比較容易切換到睡眠狀态,因為你的身體知道到點了。每天按時上床和起床也很重要,即使是在周末。

2.保證你的床隻是用來睡覺。在床上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熟睡,而不是整晚看電影、學習。

3.馴服你的胃。無論太飽或者太餓都會幹擾睡眠。别在臨睡前吃大餐,或者饑腸辘辘不得入眠。

4.警惕咖啡因。睡覺前六小時最多隻能來兩杯茶、咖啡或可樂。

5.不要勉強入睡。如果半小時還不能入睡,不必躺在床上暗自神傷,幹脆做點别的什麼輕松一下。


審核:姜琳  作者:毛阿璇 顔佳荷  責編:丁怡倩

Baidu
sogou